在歷史的進程中,木房屋曾是我們的家。木構造的寓所帶給人們的是溫馨、自然。而當鋼筋混凝土一統天下時,木房屋已經只是人們的記憶和想象了。
在中國,盡管擁有上千年使用木材建造房屋的傳統,但隨著森林的消失,那些外觀精美、設計高超的木結構民居大多被鋼筋水泥所替代了。
不過在歐美,人們依然熱愛使用天然、可再生的木材建造房屋,并運用現代科技讓這些木房子堅固而舒適。
“木屋”的舒適
木材顯然更與自然息息相關?!督ㄖu論》編輯PeterDavey 曾說,“木材在所有建筑材料中最易于引起人的共鳴,因為它影響著我們很多的感官??甚至我們對比例的了解都可能來自于數目的天然尺寸。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筑材料離不開“土”和“木”—“土”(即臺基)承載“木”(即竹子、梁架或稱木結構),而這種“土木”構成了中國建筑文化的精髓。
現代的木結構建筑,采用標準化的規格生產,將木材加工成墻體、樓板和屋頂,構建成單層或多層的建筑,并輔以保溫和防火材料使建筑本身達到防水、耐火的要求。這種房子不僅符合現代社會對于環保和低碳的要求,也可以抵抗地震和強風的威脅。
而木材具有的天然柔韌性,可以有效吸收和消耗外力,木結構建筑彰顯出卓越的抗震性能?!耙匀毡镜卣鸷托挛魈m地震為例,災區很多房屋得益于北美的新型木結構建筑較為輕便、架構完整的特點,得以保存下來?!睂iT從事建筑節能設計的中天偉業集團董事長薛世勇說。同時,為了保證木結構建筑的安全性,新型的木結構建筑都會在木材外面包裹諸如石膏板等抗燃材料,提高木材對抗火災的耐火性。
由于樹木在成長的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相比于鋼筋水泥和磚石,木材消耗的能源、排放的廢氣和廢水更少,所以蘊藏了巨大的節能優勢。
木結構建筑給人們的居住體驗是舒適的。木材具有保溫隔熱的性能,“冬天里用手去摸鋼材,會感覺手被黏住了,因為鋼材很快地把熱量傳導出去。而木材是不導熱的,用手觸摸木頭,并沒太大的感覺?!?/span>
“中國古代是集全國之力,為天子建造宮殿,偏愛粗大的梁柱體現皇家氣派,但非常消耗木材。而輕型木結構建筑選用的是小尺寸規格材,也就是將大的方木鋸切成標準尺寸的木材來使用?!爆F代木結構建筑有統一畫的標準,都會盡量保證原料的物盡其用,避免浪費。
“木屋”的春天
中國工程學院的兩位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沈世釗和清華大學教授陳肇元帶頭提出了在中國恢復木結構建筑的建議書——用天然的木材來解決人類居住的問題,代表了一種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的觀念,并具有切實的可行性。
“國外的混凝土和鋼材行業的環境成本非常高,高污染、高耗能必定要付出對環境治理的代價。但在中國,不規范的小水泥廠不計環境成本地生產高污染、高耗能產品,導致了咱們國家木材成本和鋼材、混凝土成本的不對等性?!毖κ烙轮赋?,“我們國家的森林沒有進行可持續的管理,古代的楠木幾乎都被砍光了。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木材的匱乏,國家建設部門出臺了以鋼代木、以塑代木的政策,甚至一些原來教授木結構的專業、大學,都停止了這個專業的授課?!?/span>
不過,盡管木結構建筑本身成本并不高,但附加的裝修費較為高昂?!霸谥袊拇蟛糠猪椖慷际侨b修房。它的結構和混凝土建筑完全不同,如果裝修工人不懂的話,很難進行二次裝修,排線、排管道都需要專業人士來做?!毖κ烙抡劦?,“所以一般出售的木結構商品房,都是全裝修房,衛浴設備也會提前做好。那么,價格肯定要比一般的房子貴一些?!敝袊袌錾蠈性絹碓蕉嗟哪疚葜圃旃?,木屋在中國的市場上也會大放光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木結構的房屋,輕型木結構房屋會迎來它在中國的春天。
北京的西山美術館、波特蘭花園,上海的東郊賓館,這些作為現代輕型木結構在中國應用的案例,開始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感官和態度。住進木房子,事實上也與中國人崇尚自然,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向往相一致。
評論信息